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43|回复: 4
收起左侧

[回顾分析] 仲夏之夜--8月份东亚天气、环流回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8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仲夏之夜


8月份东亚天气、环流回顾



每年的8月13日前后,深夜的星空不时有明亮的流星划破属于黑暗的寂寥,这就是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晴朗的星空,阵阵的凉风,属于盛夏时节的暑气在晚上似乎有点隐藏,风儿拂过面颊,树叶儿也哗哗作响,偶尔昆虫的鸣叫组成了仲夏之夜曲。睡在透着丝丝凉意的竹床上,仰望苍穹,瞪大着眼睛,等待着“英仙”的到来,企盼着美梦的降临。这深夜,这星空,演绎着仲夏的精彩

0.jpg

8月,极涡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减弱退化之后,开始了下半年的再度构建,冷空气势力缓慢增强,长江以北地区在8月下旬明显感受到冷空气在下半年的第一次发威,气温也随之迎来下半年的最低点;同时,副热带高压也在本月初达到本年度最北的位置,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东亚地区沿副高北缘分布的强降雨带,华北和东北地区在这时迎来一年当中降雨最集中的时段,而淮河以南都牢牢固囚于副高制造的闷热天气之下,高温高湿,难以忍耐;冷空气势力的缓慢渗透,四川盆地-西北东部-华北南部一线成为我国8月中下旬降雨集中分布带,各类地质灾害频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害;而东南沿海一带则因为厄尔尼诺次年大气环流形式的极度异常,幸运的迎来了TC衰弱时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南北冰火两重天


① 北之冰

a、“七下八上”—山东半岛、东北暴雨

8月初,极地极涡前部在外兴安岭形成以切断低涡系统,低涡前部西风槽浅薄冰很快东移进鄂海,位于中亚北部一带的西风横槽随后东传并入到其尾部,而副高这时正处于本年度的最北位置,冷暖空气在东北和华北北部一带激烈“交战”,东部南部2省出现了强烈降雨,一时间东北汛情告急,河水泛滥。

下面是8月5日KMA东亚500HPA天气图

8.5日.PNG

图中已经表明了影响东亚的几大重要天气系统:
中心位于外兴安岭一带的东亚切断系统及其引出的 影响我国东北和华北等地的西风短波槽系统;极涡再度在中西伯利亚一带分*裂形成的新的切断系统,以及再度发展出的位于中亚北部,但已经并入新切断系统尾部的西风长波槽系统;2大西风槽之间,向北发展起来的蒙古暖脊;控制着太平洋中部及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副热带高压系统,势力破强,中心位势在5900+

下面是8月4日8点-5日8点全国降雨实况图

4日.GIF

全国主要的降雨带位于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特别是河北和辽宁沿渤海湾一带降雨>100mm

b、“西部之灾”—四川东部、西北东南部、华北南部暴雨

8月上旬末,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极地地区黑夜加长,极涡开始缓慢巩固其势力,北半球5820gpm线在上旬末达到其本年度最北位置—40N以北地区,随后开始缓慢南压,加之上旬末今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电母”的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出现短暂的东退期,冷空气势力的增强,雨带开始有所南落,我国川贵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至华北一带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

下面是8月15日KMA东亚500HPA天气图

15日.PNG

图上已经标出了影响东亚的几大重要天气系统:
东北切断系统及其尾部的3股西风短波槽,影响东北、华北、西北东南部和川西高原东北部出现强烈降雨,东北切断前部位于鄂海的阻塞高压单体,有西太副高支撑;西伯利亚地区切断系统以及位于中亚的西风长波槽,2槽之间的蒙古弱的高压脊;被西风槽打击有所南压的副高,但仍控制着太平洋大部分海区和我国南方,中心仍有5900+gpm

下面是8月19日KMA东亚500HPA天气图

19日.PNG

图上已经标出了影响东亚的几大重要天气系统:
东移到蒙古国东部一带的切断低涡,其引出的3股西风短波槽,分别影响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南部以及川西高原东北部,我国南部被庞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仍旧高温炎热。

下面是8月18日14点-19日14点高温和降雨实况图

18日降雨高温实况.jpg

川西高原东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出现较强降雨,其中四川盆地出现了>100mm的大暴雨,而在安徽、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出现了>35C的高温天气,其中湖南和重庆局地气温高于37C。

下面是8月21日5点-22日5点降雨实况图

21日降雨实况.jpg

四川东部和陕西南部局地再次出现了>100mm的大暴雨,而在华北和辽宁南部沿渤海湾一带也出现了>50mm的暴雨

今年我国川西高原、西北东南部、华北、东北南部的强降雨降雨时间集中,降雨过程次数多,降雨强度大,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出现了较严重的地质灾害,伤亡惨重。

② 南之火

我国北方在经历着一波波强降雨的侵袭时,我国南方则被牢牢的控制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制造的热牢笼下,暑热难耐,其中杭州、长沙、南昌、重庆等省会省市甚至出现了连续一周以上的高温天气。8月份的高温天气在8月上旬末达到了顶峰阶段。

8月高温.gif

高温相关贴:2010年8月10日重庆高温实况
2010年8月11日重庆高温实况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暖池演出二部曲


2009年全球经历了一次仅次于98年的强烈厄尔尼若事件,厄尔尼若在今年1月份达到了顶峰,本年度风季处于厄尔尼若次年,其滞后性的作用使得今春乃至初夏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异常偏大,脊线偏南;此外AAO异常正距,南半球西风呈维向发展,越赤道气流较弱,西太平洋热带辐合带难以建立发展;并且热带大气低频振荡(MJO)也一直徘徊在1、2象限,西太平洋热带洋面对流活动较弱,热带气旋活动衰弱。在8月份上中旬仅仅出现了4号强热带风暴“电母“一个,这在本世纪还是头一回。

①孤独奏—孑然北上,“电母”的选择

8月2日 ,NRL将菲律宾以东季风槽中的一低压系统编号为96W。系统编号初期,结构很糟糕,加上季风槽的影响和并不在中心爆发的对流云团,96W的发展前进并不被各大机构看好。经过多日的整合,6日,96W结构开始变得明朗起来,系统螺旋性转佳,外围云带开始卷入中心,同时中心来到了台湾东南洋面。7日上午,JTWC针对96W发出了TCFA,中心位于20N-125E一带。当时中国北方正有一西风槽东移,副高中心退居日本岛上空,而在日本东南海域有一被编号为97W的,由高空冷涡发展而来的低压系统。96W有很大的机会从我国东部海域北上。JMA,HKO,也于之后升格TD。8日8日晚上21点,JMA正式升格其为今年的第4号热带风暴,中文名为“电母”。南海的西南季风开始卷入电母尾部,并推动其向偏北方向移动。而在这个时候,东亚的环流形势稍有变化,原本位于日本东南海域上空的97W迅速北上,副高主体开始在电母南侧西伸,而华东也存在一副高单体,已经东移出我国的西风槽也有明显的北缩,副高能否在“电母”北上之前,顶住西风槽的打击和华东单体打通,进而引导“电母”高纬西折登陆江苏一带,这也成为电母生成初期最大的谜团。在系统结构方面,季风低压的出身加上西南季风“尾巴”的拖累,电母LLCC北部象限对流稍有缺乏,CDO难以强势组建。  

电母.jpg

电母在北上的过程中,强度缓慢增强,CMA升格其为强热带风暴,中心风力有11级,也就是在电母北上增强的过程当中,华东的高压单体并未和日本东部海上的副高打通,反而被接踵而至的西风槽打退至日本海上空。“电母”开始加快速度迎合华北东部移动而来的西风槽,尽管在中国中东部再度建立了一高压单体,但远洋副高已在其南侧西伸加上南海季风的推动,即将并入西风槽尾部的电母已经无法改变其北上的命运。8月10日晚上,电母擦过了济洲岛,在丽瑞岛记录到了989.3HPA的气压。11日06点20分前后,电母在韩国南部沿海登陆,但很快又重新入海,次日,电母在日本海南部迅速减弱并被停止编号。有着一世英名的“电母”台风就这样结束了其并不出彩的一生。  

8月下旬开始,西太平洋热带对流云团发展开始活跃,西风波系统不断出现 ,其中也不乏进一步发展为热带风暴强度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产生。

下面是8月21日CWB的红外云图

1.jpg

图上已经标号了出现了3个东风波系统:
位于中南半岛上空的93W,曾经在南海西部靠近越南海岸被JTWC发出TCFA;位于中国南海东部上空的94W,就是在23日被JMA编号的今年第5号台风“蒲公英“;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临时编号为95W的东风波系统;此外还可以清楚的看到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给我国中部带来了明显降雨的锋面云系。

② 欢乐颂—东风波盛会

8月18日晚间,JTWC临时编号菲律宾东部海域的一东风波系统为94W,94W是位于我国东部海区的高空冷涡南侧的东风幅合系统,低层环流结构不佳,云系螺旋性不明显,初期的发展几率不高。20日系统移近菲律宾东北角,进入巴士海峡,这时系统结构有了明显的好转,螺旋性变得明显,强对流云团活跃。EC当天的一报演算出系统将在南海发展加强,并将登陆粤西沿海。但到了次日情况却出现反复,其北部高空的冷涡系统制造的下沉气流切断了系统整个东部和北部象限的对流发展,LLCC裸露出现在南海东部海域。各大机构在当日下午到晚间先后升格其为TD,JTWC也响应出TCFA。到了22日下午,已经被JTWC升为06W的热带低压,情况有了好转,中心南侧的云系对流猛烈的爆发,覆盖了先前裸露的LLCC。23日00UTC,JMA将其升格为今年第5号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蒲公英”。但是北方锋面云系的大力打压副高,使其无法腾出更多的空间,给蒲公英制造向北的分量,已经来到海南三亚正南方的蒲公英正面登陆我国的机会甚小。当日下午至晚间,蒲公英因为先前南侧猛烈爆发的对流云系的卷入中心,低层扫描图显示,低层结构正在有规则的建立当中,低层风眼还难以辨认。CMA先行一步早在下午就将其升格为STS.到了晚上“蒲公英”放弃海南岛进入到北部湾东南海面,卫星云图拍摄到了图片显示,系统IR风眼隐约可见。到了24日上午,蒲公英的风眼进一步明朗,下面2张图片显示了蒲公英的风眼。

风眼4.jpg

风眼5.jpg

24日晚上19点,蒲公英在越南北部地区登陆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M/S)(CMA)。台风“蒲公英”虽然一生短暂,从编号到最后停编仅仅49个小时,但是蒲公英的出现却拉响了西太正式向东亚进攻的警报。

5号台风“蒲公英“过后,西太并没有因此平静下来,西风波系统继续活跃,并有相关系统被升格为TD。而根据最新的EC演算数值来看,去年厄尔尼若对西太的影响开始减弱,西太平洋真正进入了”风季“。

下图是CWB8月27日西太平洋云图

2.JPG

图中已经标出了个热带系统,位于南海的91W和位于琉球群岛一带的99W已经被升格为了TD系统;而位于关岛东南方向的98W则是EC演算出的将强势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强烈台风,此外可以看到中国东部的锋面云系,安徽、江苏、山东半岛、东北南部出现了较强降雨。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期展望:

下图是CWB8月29日14点的红外云图

29-14.JPG

图中已经表明了未来将影响东亚的几大天气系统:
位于南海的热带低压b已经于28日18UTC被JMA命名为今年的第6号热带风暴“狮子山”,目前系统中心最大风速35KT,中心位于我国南海北部海面;而在热带低压a从东海北上之后,其在琉球群岛一带遗留的云系被临时编号为92W;此前位于关岛附近的98W则快速发展加强并高速向西北方向移动,目前已经被升格为热带低压c.

下图是EC28日的数值演算图

24.JPG

48.JPG

72.JPG

96.JPG

120.JPG

台湾东部洋面的92W和08W发生合并,6号热带风暴“狮子山”则是在南海北部海面停滞少动,并与前2者发生藤原效应,3旋藤原,2旋合并,1旋独强,西太出现了混乱的“打斗”场面。此外,受到北上热带低压a的外围云系影响,东北南部出现了较大降雨,未来降雨将缓慢减弱,而在西部地区新东移入境的西风槽将自西向东引发一次降雨过程。

下图是28日全国降雨实况图

28.gif
发表于 2010-9-23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得很详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4-28 01:18 , Processed in 0.0285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