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暴强的雷暴
既然高温多了,大气势必会不稳定,那么就给了强对流天气孕育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对于上海来说,强对流天气灾害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焦点。强对流天气的表现形式包括了雷暴、大风、龙卷风、冰雹等,以局地性为主,范围不大,分布零散。上海的强对流天气地域分布也不是很平均,大致崇明-宝山-市区-浦东-南汇东部这条线为多雷区,闵行、松江相对较少,金山—青浦雷雨又比较多一些。由于雷暴经常伴有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出现,而冰雹和龙卷风出现概率非常小,故大风、冰雹、龙卷不单独介绍,接下来主要介绍上海的雷暴灾害。
上海的雷暴日数常年为28.3天(1951-2000年市区),最多49天(1956年),最少12天(1951年),连续雷暴日最长达到12天(1956年)。上海地区初雷最早是1月12日(1966年),终雷暴最晚是12月31日(1974年)。
雷暴日变化明显,夏天一般发生在15-17时。而不同季节雷暴出现时间也有差异,比如春天一般晚上出现雷暴几率大于白天,而中午出现最小。雷暴全年各月都可能出现,不过主要发生在3-9月,其中又以7-8月最多,分别为7.7和6.7天,基本和气温、降水成正比。
2008年8月25日早晨,上海市区出现了百年最为集中的降水,7点-8点一小时降水量徐家汇达到117mm,突破历史极值,就是拜一场强雷暴所赐。具体信息如下:
2008年8月25日清晨,上海遭遇暴雨袭击,导致市区多处道路积水严重,为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由于正值上班高峰,许多上班族被堵在地铁口或上班途中,也有许多市民干脆脱掉鞋子,涉水过街。
据悉,这是2008年入汛以来上海遭遇最大的一场暴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已造成中心城区60多条马路积水,百余户民居进水。当地气象台和防汛部门分别发出相应的灾害性警报。
截至8时,雨量最大的徐汇田林地区达143毫米,其中7时至8时一小时雨量就高达117毫米,超过百年一遇的暴雨标准。卢湾、长宁、黄浦、普陀、浦东、杨浦、闸北等地的雨量均超过50毫米的暴雨标准。
由于雨量过于集中,远远超出上海市每小时27至36毫米的排水能力,造成全市60多条段马路积水10至20厘米,百余户民居进水5至10厘米,中环吴中路、衡山路、祁连山路等下立交桥因积水严重而临时封闭。
又讯:暴雨已造成中心城区150多条(段)马路积水,超过1.1万户民居进水,徐家汇等地一度交通严重拥堵。部分上班族(尤其自驾车一族)迟到达7至10小时。
下图分别是永嘉路、衡山路、中环线吴中路隧道:
|
见:http://www.21cma.net/thread-3489-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