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5日的夜间,浣熊开始了爆发。在凌晨月下点,冷涌加上西南气流的帮助下,低层风眼睁开,但是组织仍然松散。在早上开始各机构重新定位,且JTWC升格60KTS,此时有明显的低层风眼,CDO组织中,云卷风眼很快出现。 ![]() ![]() JMA也为他的无知付出了代价,从一开始的预报,4天内气压维持990,冲进北部湾连海南岛都不登陆的预测到提升到80KTS的预测,擦过海南登陆粤西。此时南支开始影响副高,华中的小槽也东移。在此时浣熊的爆发也给副高带来巨大的挑战。此时的副高脊支离破碎消失,从而引导方向从西北西变成西北北,就是东西方向引导不再明显,但是南北方面越来越明显。 ![]() 4月16日,浣熊环流紧缩,风眼清晰。辐合辐散很好,SST虽然过了最高区域(当时分界线在15N),但是在其他绝好的大气环境下继续爆发增强。在 12.30UTC JTWC提升到75KTS 967MB。此时南支已过浣熊的北部,向西北太平洋移去。但是冷锋已经南下,前端已经移到福建沿海。在云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到长长的云系。 4月17日凌晨更新的引导层流场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副高的东退,且明显看出浣熊已经陷入鞍型场中。但是随着小槽的打击中南半岛的单体高压和副高都会不同程度受到打击,令浣熊的引导气流更加的不明显。 ![]() 大图与原文:点击进入
|
影 響 華 南 沿 岸 地 區 的 偏 東 氣 流 正 逐 漸 緩 和 。 另 一 方 面 , 南 海 中 部 的 氣 壓 頗 低 , 有 一 熱 帶 低 氣 壓 似 乎 在 形 成 中 。
GMT+8, 2021-2-28 17:58 , Processed in 0.0481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