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南风天、回南天等返潮现象,都解释为春季湿度大,地下水位上升,内外室温差等,或泛泛而谈,或认识错误,没有科学标准可供参考。 2008年春季,在世纪气象首创的回南天预报技术中,提出了回南天现象产生过程和回南天预报技术的突破点和关键点:地温露点差。 地温:这里的地温,泛义是指地面气象观测的地表温度,狭义是指具体场所的地表温度。 露点:指露点温度,是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也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 地温露点差:地表温度和露点温度的差值。当地表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也就是负值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表冷凝析出,造成回南天返潮现象。 春分以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推移,海上暖湿渐趋活跃,副热带高压西伸进入南海,暖湿气流向大陆输送。由于暖湿气流来自南半球和赤道低纬洋面,同时陆地比海洋高纬度,这时陆地相对于海洋还是冷源,造成地表温度低于低层暖湿气流的露点温度,特别是早晚时段,从而导致回南天地面“出水”的冷凝现象。 必须强调的是,“地温露点差”根据地面气象观测项目命名,是一个预报技术的概念,不能死搬硬套。地面气象观测的地表温度并不等于室内、底层房屋和背阳处等阴冷地方的地表温度和墙壁温度。当室内的地表和墙壁温度低于室外的早晚时段,地温露点差可能是正值,但实际上室内的地温露点差是负值,所以室内、底层房屋和背阳处等阴冷地方,可以出现回南天返潮现象。 “地温露点差”是世纪气象创始人将臣首创的回南天预报技术的关键内容,由另一创始人kitty8123命名。 “地温露点差”的提出,为生活气象的数值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地温露点差”和回南天预报技术的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气象爱好者团体日趋成熟,部分中国气象爱好者先驱者已经达到国际气象业余先进水平。 【将臣】注: 注意“气象迷”与气象爱好者的区别,原文所指“爱好者团体”,是具备基础知识并乐于探索的业余气象爱好者。 |
GMT+8, 2025-1-25 20:36 , Processed in 0.0204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