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hsystem 发表于 2010-5-18 11:09

如何分析沙漠降水?

众所周知,沙漠地区地处下沉气流控制区,且没有足够的水汽,观测资料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很多。但是据有关报道说偶尔某次的降水可能远大于年平均总值,这就说明沙漠地区也有降雨。我很疑惑的是:
            1.如何去分析沙漠地区的降水?
            2.从哪些方面去分析?
   请各位大牛以巴丹吉林沙漠为区来指点。
    附件中是巴丹吉林沙漠的位置以及地区区域

将臣 发表于 2010-5-18 21:14

楼主这问题高深莫测,表面看是西风槽位和中尺度热对流突破下沉临界,但事实上是涉及这个沙漠的水源争议和国家立项争议。

楼主是专业学者了,不知自己的研究结论又是怎样?

eoj329 发表于 2010-5-18 22:09

新-疆的水汽基本上是大西洋水汽受西風影響帶來的.
塔克拉瑪干地區的下沉強盛地形也有一定的影響:
印度洋氣流北上受*青XX藏*高原影響,昆侖山北側是背風區.
西風帶氣流東進受天山山脈影響,天山的南側是背風區.
再根據熱干風的原理,如此類推..................其實看植被分布就知道水汽在那里被阻隔,也不用太多理論的概念.

至於沙漠的降水問題,可能偶然性的機會較大,因為再大的山脈也不一定絶對能阻擋所有水汽.加上巴丹吉林沙漠的位置實際上離季風區並不太遙遠,如附圖.加上河西走廊的地形不會太複雜.水汽出現漏網之魚是可能的.關鍵是大氣環境的配合.

說實話,大氣上太過偶然性的問題,實在是比較少人研究及深入探討,因為最終得出的結論可能只是偶然性的個例而已,並不一定能作為長期變化指標.同時在防災減災的意義上也不一定有較大的幫助.不過提出問題是值得鼓勵的,至少可以開闊探索領域的眼界.其實不同地理環境上促成降水的因素都是大同小異,關鍵是環境上是否存在這些因素.

earthsystem 发表于 2010-5-18 22:21

首先感谢两位的回复。
对老将是越来越佩服了,可以看出老将平时涉猎很广泛。
烦请能详细解释:“表面看是西风槽位和中尺度热对流突破下沉临界”。

eoj329 发表于 2010-5-18 23:07

插一下話題,不知大家有没有看過這篇文章.

巴丹吉林沙漠第四紀研究評述與討論
近20年來巴丹吉林沙漠第四紀研究倍受地學界的關注,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在一些主要問題的認識和結論上,分歧和爭論極大.在綜合分析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第四紀研究進行了系統的評述和討論,指出了這些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出現分歧和相互矛盾的原因.在沙漠形成的時代上,現有的研究主要是對沙漠部分地區的地層斷代和沙丘淺部的測年,尚沒有系統的工作,為此這里特別對影響沙漠時代研究的幾個主要因素進行了詳細的討論.關于高大沙山和其間湖泊的形成機制,前者有多因素理論和地下水理論,后者有沙山間負地形理論說和斷裂構造理論.盡管這些理論的依據和手段主要是運用不同的地球化學元素來示蹤水源,但得出的結論迥異.通過對這些結果的分析,認為彼此的適用性還需進一步的證實.湖泊水源爭論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對沙漠地貌、下部地質、沙山鈣結層和植物根套的綜合研究所致,沙漠下部地質的進一步研究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沙漠氣候及其演化的研究上,西風環流和東亞季風對沙漠的形成和演化的影響程度還不清楚.最后對巴丹吉林沙漠的未來研究進行了展望.
作 者:孫慶峰 陳發虎 李孝澤 SUN Qing-feng CHEN Fa-hu LI Xiao-ze
作者單位:孫慶峰,SUN Qing-feng(西北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甘肅,蘭州,730070;蘭州大學,中德干旱環境聯合研究中心,甘肅,蘭州,730000)
陳發虎,CHEN Fa-hu(蘭州大學,中德干旱環境聯合研究中心,甘肅,蘭州,730000)
李孝澤,LI Xiao-ze(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甘肅,蘭州,730000)

将臣 发表于 2010-5-19 01:14

首先感谢两位的回复。
对老将是越来越佩服了,可以看出老将平时涉猎很广泛。
烦请能详细解释:“表面看是西风槽位和中尺度热对流突破下沉临界”。
earthsystem 发表于 2010-5-18 22:21 http://www.21cma.net/images/common/back.gif
抬举抬举,隔行如隔山,业余的就是业余的,eoj329是与你相近专业的

西风槽位与中尺度热对流突破下沉临界,对你来说应该毫无难度,就是高原动力脊拐角处和对流抑制能量,所以正常情况下这个沙漠很难发生有效降水。但是,在上扬阻塞下,巴湖槽前可以给这个拐角制造相对微弱合适的对流抑制能量和对流突破,不过这种偶发条件对于其常年蒸发量来说,不外杯水车薪。

我是华南沿海人,虽然也是玩沙大的,但此沙非那沙,所以对沙漠不外纸上谈兵。:lol

其实看到你的问题时,我第一反应也是地下水源,然后第二反应也是找地质构造带,最后搜索发现地下水至今是个争议点。

刚才花点时间分析了各湖泊分布、所在地与周边的相对海拔,发现或许可以从沙漠昼夜温差造成的“地温露点差”去考察和研究这个问题,而且这个风口的日间热低压,可能会对周边气流形成抽吸,从而有利夜间“露”出。

不过我觉得地下水也是可以支持研究的。

将臣 发表于 2010-5-19 01:22

地温露点差:http://www.21cma.net/thread-570-1-1.html

earthsystem 发表于 2010-5-19 08:52

刚来办公室就迫不及待阅读了新的回复。多谢老将和eoj329的指点。

将臣 发表于 2010-5-21 00:54

8# earthsystem
不客气。我想你们专业人员现阶段研究重点,从其位置对应高原拐角处切入,应该可以获得突破,包括气候和地质构造。

不过个人不建议乱开采水源,逆“天”而行,就算短期没后果,长期也会有后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分析沙漠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