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hp 发表于 2014-12-8 21:08

2014年大雪节气环流分析与展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度过了31个春秋,进入世纪气象也有整整6年零2个月的岁月。气象这门科学,越深入研究觉得越是深奥,其中又不乏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因素。其实不仅仅是气象,其它任何事物,基本都呈现出这个混沌的辩证法,或者说,世间万物,消逝与再生也是寻求一种动态平衡也说不定哦。哎,最近感触颇多,时常不知所云,还请各位版主海涵,下面言归正传{:soso_e121:}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55度进入大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古代将大雪后每5天分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大雪节气,我国逐步进入一年中最冷的隆冬时节,这时除了华南地区,江南南部一般也在这个时段进入冬季;冷空气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西北气流主导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而受到极涡影响的东北和山东半岛地区有时会出现明显风雪天气。

刚刚过去的小雪第三候,闭塞而成冬;那么即将到来的大雪节气天气会呈现什么特点呢?

大致可以概括成:大雪第一候,冬日气氛浓;大雪第二候,严寒把衣穿。

也就是今年大雪节气环流形势比较严峻,冷空气势力偏强,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期间虽有波动,但总体降温还是非常明显的。

欧洲槽,乌脊-鄂海脊-极高游走极地,呈现两边打通趋势。

北极极涡呈现偶极子,AO呈现负值,长波振荡使得乌脊东部不断有冷涡发展东移南下,这种环流将导致温度槽永远落后于高度槽,大槽发展加强会非常迅速。短期内这个形势比较稳定,东亚地区多冷空气活动且频繁和实力偏强。

因此大雪第一候和第二候分别有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一波比一波强。第一波冷空气大致出现在9-11日,中东部地区都将出现4-8度的降温,江南南部将出现初霜冻;而第二波冷空气则是大槽旋转转竖南下,属于寒潮级别,届时冰冻地区将推进到长江中下游一线,而霜冻线则会越过南岭。

不过由于西北气流主导,除了东北东部和山东半岛地区以及西南部分地区,我国其余地区降水比较少,以晴冷天气为主。

另外,今年第22号台风“黑格比”虽然不会直接对我国造成影响,但有2点不可忽视。其一,对大雪第一候强冷空气会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影响力将会比数值强些许;其二,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否会受到欧洲槽振荡东移以及巴湖槽南下共同作用,使得大雪第三候西南暖湿气流加强,有待关注。

马天师升级版 发表于 2014-12-8 22:09

本帖最后由 马天师升级版 于 2014-12-8 22:15 编辑

近期频繁的强冷空气是大气低频振荡的一种体现,入秋以来,西伯利亚高压呈现准40天振荡特征,这是一种常见周期。10月中旬,11月下旬较弱,对应冷空气不活跃气温高。西高应该在本节气达到振荡高峰,气温偏低应该会贯穿整个节气,大部分地区天气达到或接近隆冬水平。按照振荡规律外推,冬至之后,冷空气可能再度不活跃。

tom.hp 发表于 2014-12-10 11:32

马天师升级版 发表于 2014-12-8 22:09
近期频繁的强冷空气是大气低频振荡的一种体现,入秋以来,西伯利亚高压呈现准40天振荡特征,这是一种常见周 ...

大气低频振荡是大气动力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就好比暖高盛行下沉气流一样属于大尺度动力学。但是后者有数据模型可以参考,但前者模型比较少,很难有一个形象直观的分析。大气低频振荡和海气耦合关系十分密切,大气低频响应受制于环流的变化,而环流演变和海洋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打个比方,越赤道气流和印度雨季以及我国西南暖湿气流就是大气低频振荡的一种表现,也成为季节内振荡。同样,东亚冬季风和梅雨也是大气低频振荡的一种表现。

概括来说,大致20-40天的时间尺度内具有典型天气特征都可以泛指为大气低频振荡。

tom.hp 发表于 2014-12-10 15:57

tom.hp 发表于 2014-12-10 11:32
大气低频振荡是大气动力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就好比暖高盛行下沉气流一样属于大尺度动力学。但是后者有数据 ...

大气低频响应的区域基本都是海陆交界地区为主,有外源强迫触发,又相互有遥相关。

天师有空弄几个模型出来,一起来分析分析,蛮有趣的{:8_350:}

yz0330 发表于 2014-12-15 10:57

连JMA都给1068 hPa的冷高压!

天一色 发表于 2014-12-16 10:07

月底水汽条件有望得到改观

gan7473086 发表于 2015-5-6 21:31

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大雪节气环流分析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