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008 发表于 2014-3-13 00:47

日本气象厅称2014年夏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日本气象厅10日发布消息,今年夏天(6月至8月)太平洋赤道附近东边的水温将高于常年气温,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很大。

  根据一个月前气象厅发布的数据,发生与不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概率各占50%,但是本次观测的数据显示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概率偏高。

  日本气象厅2月25日发表的2014年夏天的预报考虑到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北日本(北海道和东北)的平均气温低于往年平均气温,东日本的气温基本和往年持平,西日本和冲绳地区高于往年。

  如果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日本部分地区今年可能遭遇冷夏,同时雨量增多。2013年夏天,日本高知县四万十市曾观测到有史以来最高气温41℃,今年夏天的温度会如何,将倍受关注。
Warming tropical Pacific increases chance of El Niño from winter

Issued on Tuesday 11 March 2014 | Product Code IDCKGEWWOO

The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remains neutral – neither El Niño nor La Niña. However, international climate models surveyed by the Bureau indicate that warming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is likely in the coming months, with most models showing temperatures approaching or exceeding El Niño thresholds during the austral winter.

Recent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warming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is occurring.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sub-surface has warmed substantially over the past few weeks, which is likely to result in a warming of the sea surface in the coming months. A recent burst of westerly winds over the far western Pacific is the strongest seen since at least 2009 – the last time an El Niño developed.

El Niño is often, but not always, associated with below-average rainfall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across large parts of southern and inland eastern Australia. Daytime temperatures also tend to be above average over southern Australia.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IOD) is typically too weak to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Australian climate from December to April. Current model outlooks indicate a neutral IOD through late autumn and early winter. However, the chance of a positive IOD event is elevated during El Niño.

烈火 发表于 2014-3-16 22:57

本帖最后由 烈火 于 2014-3-16 22:58 编辑

暖水东传了,确实有可能发生,不过概率现在只能说50%,过了夏季再说吧,厄尔尼诺唯一的好处就是中国暖冬,不会象今年的美国那样冻得要命

lx008 发表于 2014-3-25 09:43

“ 据路透社报道,尽管科学家们对今年可能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仍存有争议,但是澳大利亚气象局和美国气候预报中心已经发出预警,今年“非常有可能”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也曾表示,2014年中期“极有可能”会出现一次强度弱的厄尔尼诺现象。

在西班牙语中,“厄尔尼诺”是“男孩”的意思,它是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升高的一种现象,每4-12年发生一次。“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在一部分地区发生干旱的同时而其他地区则发生洪水,因此将有可能严重影响稻米、小麦和蔗糖的产量。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导致2000多人死亡,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1美元约合6.09元人民币)

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会使澳大利亚、东南亚、印度和非洲的农作物因干旱而减产,而美国东西部地区和巴西等地则会发生严重的洪水。

新加坡辉力期货的投资分析师瓦内萨?谭(Vanessa Tan)说:“全世界已经准备迎接‘厄尔尼诺’现象的到来,如果确实发生的话,它将会对粮食供应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会导致一些农作物产品价格高涨。”

由于北半球今年冬季异常寒冷,对许多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今年的粮食供应势必会出现波动。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恐惧已经导致本月的全球可可豆价格升至两年半以来的峰值,人们普遍担心该现象将导致可可豆的主产区非洲和亚洲发生严重干旱,从而造成全球的可可豆减产。如果“厄尔尼诺”现象确实会发生的话,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升高。

印度是全球蔗糖、稻米和小麦的第二大生产国。但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将会减少对该国农业生产来说十分关键的季风雨,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2009年,“厄尔尼诺”现象就曾导致印度季风失衡,使印度发生四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导致全球蔗糖价格达到三十年来的最高点。

全世界90%的稻米产量出自亚洲其他地区,同时该地区还是咖啡和玉米的主要生产地区。“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干旱将会严重影响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中国的农作物。

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对澳大利亚的小麦产量造成严重的打击。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由于过去几个月的严重干旱,澳大利亚已经面临粮食减产的危机。

在北美洲,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将会导致美国西北部地区出现大规模降雨,因此该地区的农作物也会受到影响,而出产白小麦的主产区却异常干旱。

如果矿口被淹或者物流运输受到影响,“厄尔尼诺”现象还对会金、镍、锡、铜和煤炭等矿产资源的产量造成影响。

然而,“厄尔尼诺”现象也并非对所有农业活动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它会给受干旱影响的加州奶牛场和葡萄园带来降水。 在中美洲,“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干旱会减少咖啡产量,但是它也会减少该地区农作物叶锈病的发生。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的海水表层温度比平均温度高出0、5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后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每隔2-7年出现一次,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有科学依据表明2012年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后,我国的气候也将会有比较大的调整,秋季降水要偏少,另外内蒙古北部、东北北部偏低以外,其他地区秋季的气温会偏高一点。另外,厄尔尼诺状态以后,后续的效应就是秋季后台风的活动会减弱。另外,东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初霜冻的日期可能要偏晚一些。我国中东部多雨范围较大,强降雨过程多于常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个雨带,此外一些地区还会出现干旱。须早作防范。 ”

lx008 发表于 2014-3-27 18:02

“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次表层大部为暖水控制,冷水范围和强度明显收缩减弱。2014年1-2月,赤道太平洋对流层低层有2次明显西风爆发事件,对应地海洋有暖性kelvin波向东传播,目前在日界线附近东北信风减弱、对流上升运动旺盛,而在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受到抑制。研究分析也表明,冬季西北太平洋SST偏冷有利于热带太平洋西风发展、Nino区SST上升;热带太平洋对流层东、西部气温差指示2014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概率较大。国内外气候模式大多数预测2014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并有可能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2014年3月21日,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主持召开了“2014年春季ENSO会商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综合当前大气、海洋状况的监测、诊断分析结果,并参考国内外各类统计和动力模式预测结果,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在2014年春季后期将转向中性偏暖状态,随后的夏季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并有可能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鉴于春季的热带太平洋海气状况调整较快,变率较大,后期我们将继续密切监测其演变特征,及时提供监测信息和滚动预测。

烈火 发表于 2014-3-27 23:22

本帖最后由 烈火 于 2014-3-27 23:23 编辑

lx008 发表于 2014-3-27 18: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次表层大部为暖水控制,冷水范围和强度明显收缩减弱。2014年1-2月,赤道太平洋对流层 ...

图片对比,感觉强度也不小

phoonfan 发表于 2014-3-29 00:53

本帖最后由 phoonfan 于 2014-3-29 00:55 编辑

从次表层过程看,今年与1997年确实很相似,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今年东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低,秘鲁寒流明显偏强(可能与南半球西风漂流和南半球海冰有关),同时东南太平洋副高坚挺,南太平洋OLR波东传被阻滞在140W以西,东南太平洋冷水将与东传次表层暖水形成对冲并可能使此次厄尔尼诺过程呈现非典型的中部型特征,还可能形成赤道南北不对称的异常特征。

lx008 发表于 2014-3-30 17:43

“Changes from last month’s briefing

The IRI’s March ENSO forecast puts the chances of El Niño conditions at 60% for early next fall, an increase from the 45% probability in IRI’s February forecast andthe 52% probability from NOAA/IRI’s official prediction issued on March 6. Temperatures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central Pacific Ocean are warmer than average as a result of Kelvin waves moving across the Pacific. For an El Niño to form, however, temperatures at the surface in this area must also warm. The current uncertainty around El Niño developing is based on whether this surface warming plays out. ”We cannot, at this time, accurately determine how strong an El Niño might be, even if one does form,” Barnston says.
Effects of possible El Niño on global seasonal climate forecasts
http://iri.columbia.edu/wp-content/uploads/2014/03/figure1.gif

March outlook of July, August, and September seasonal precipitation.

Each month, IRI issues seasonal climate forecasts for the entire globe. These forecasts, which take into account the latest ENSO projections, indicate which areas are more likely to see above or below normal temperatures and rainfall. Right now, the forecasts are only showingweak impact to climate in areas typically influenced by El Niño(the forecast for July, August and September is pictured at right, all of the seasonal forecasts are available here). Such impacts include an increased chance for below average rainfall in Indonesia and an increased chance for above average rainfall in central Brazil.

Scientists should know more each month about the chances for El Niño, its potential strength, and the climate impacts. Sign up here to get notified when the next forecast is issued, and in the meantime, check out #IRIforecast or use #ENSOQandA on Twitter to ask your El Niño questions.”

烈火 发表于 2014-3-31 23:21

本帖最后由 烈火 于 2014-3-31 23:30 编辑

你马,暖水太牛逼了,才3月哦,不知后面冷水是否马上跟上来哦,挺妖的哈!开尔文波东传速度够快的,牛!!冷水上翻碰到冬季够惨的,算雨还是雪哈.............................关注今夏极冰,警惕明冬春交际的重大天气。警惕。。。。。。。。。。。。。。

lx008 发表于 2014-5-9 00:22

“4月29日,在中国气象局5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表示,根据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在今年夏天发生。一旦今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那么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秋冬季都可能遭遇异常天气。据悉,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对我国气候影响比较大,一是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容易出现暖冬,二是次年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澳大利亚气象局于5月7日发布了厄尔尼诺警报,称最早将于7月份出现这种天气。厄尔尼诺可能导致亚太地区干旱,南美降雨偏高。

  澳大利亚气象局的报告称,近几个月来太平洋赤道水温变暖,亚表水温出现显着异常,表层水温则持续变暖。气象模型显示出现厄尔尼诺天气的几率至少是70%。”

lx008 发表于 2014-6-11 00:42

“6月3日,澳大利亚气象局预测8月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届时会对全球粮食产量有较大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也会波及部分金属的价格,如印度尼西亚的镍、巴西的铜可能会因为洪水而影响生产,进而影响供应并推升价格。

  此前,部分机构发布报告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对金属的影响可能会比较严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从历史经验看,金属等工业品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小,厄尔尼诺主要是影响农产品价格。

  5月以来,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的多家气象机构均发布报告称,预计今年有60%-70%的可能性爆发超级厄尔尼诺,有50%以上的可能性是在夏天出现。厄尔尼诺(El Nino)与拉尼娜(La Nina)分别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表面海水变得异常温暖或寒冷,继而造成全球气候异常的现象。据了解,厄尔尼诺并不是随着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增多才出现的,相反,它是某些极端天气的制造者,并具有悠久的历史。

  “厄尔尼诺会导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而南美智利和秘鲁暴雨成灾。”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铜矿的开采和运送。而印尼等南亚次大陆干旱会影响到印尼镍矿的开采。另外,厄尔尼诺发生时,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形成威力强大的台风和飓风,会影响海上航运和港口发货。这也是市场上的交易商们所关注的。

  高盛指出,厄尔尼诺来袭,使铜和镍成为最有涨价潜力的大宗商品。摩根大通也表示,在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部分基本金属供应趋紧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周期性的厄尔尼诺现象真的发生,镍、铜、锡等基本金属矿产量或面临着较大风险,产量缩减可能使价格“水涨船高”,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气象厅称2014年夏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